首页

伺候 女王 论坛

时间:2025-05-25 08:37:03 作者:中乌联合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班迪汉2号遗址开展公众考古活动 浏览量:26821

  中新网西安5月23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23日从西北大学获悉,中国-乌兹别克斯坦联合考古队近日在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州班迪汉2号遗址发掘现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公众考古活动——“遗址开放日”。来自当地的4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考古现场,在考古队员的带领下,走进千年古城,感受丝路文明的历史魅力。

马健教授向学生们讲解。西北大学供图

  班迪汉2号遗址位于苏尔汉-谢拉巴德河谷中部的班迪汉绿洲,是一处早期铁器时代的聚落遗址。2023年9月起,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和铁尔梅兹国立大学、铁尔梅兹考古博物馆组建中乌联合考古队,在该遗址开展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垛泥城墙、成排分布的城内房屋和大量陶器、石器、铜器等遗物,结合系列碳十四测年确认该遗址始建于公元前9世纪,是班迪汉绿洲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城址,为揭示区域早期城邦文明历史文化风貌提供了关键资料。

  此次开放日活动中,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马健,铁尔梅兹国立大学教师乌鲁别克,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研究生朱江嵩、王晓菲、李达仁、王锦鹏、肖益高、丁雨欣等考古队员向学生们生动地介绍了古代巴克特里亚的历史、班迪汉2号遗址的重要发现、现场文物保护的方法和理念。

乌鲁别克(Ulugbek)向学生们讲解。西北大学供图

  马健向学生们讲到:“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都是十分重视历史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我注意到乌兹别克斯坦各种面值的纸币上都印着重要遗址和文物的图案,它们是历史记忆的重要见证,希望同学们能够一起守护、传承好这些不可再生的文化财富。”

  铁尔梅兹国立大学教师乌鲁别克(Ulugbek)表示:“在考古发掘现场举办遗址开放日活动是一件非常重要且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年轻的学生是我们的未来,让他们走进考古现场,亲手触摸文物、触碰历史古迹,不仅可以增进他们对古代历史的认识,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还能培养他们对考古的兴趣。”

  考古队员向学生们介绍了考古现场及时开展文物保护重要性,讲述了班迪汉2号遗址一处正在进行现场加固、准备整体套箱提取运往博物馆展示的古代窑址的保护方法和理念。

同学们参观考古发掘区域。西北大学供图

  联合考古队中方负责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马健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将考古现场转化为青少年感知历史的生动课堂,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地触摸到家门口的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信息,是连接我们与过去、与未来的历史纽带。我们希望通过这种‘零距离’的对话,让年轻一代读懂脚下土地厚重的历史,在他们心中播撒下守护文化遗产的种子,成长为文化遗产的自觉守护者与文明传承的主动践行者。”

  据悉,西北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考古所、费尔干纳国立大学等多所机构通力合作,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苏尔汉河州、费尔干纳州等地持续开展了18年考古工作。两国学者携手先后发掘了撒扎干遗址、苏尔汉河州拉巴特墓地、谢尔哈拉卡特墓地、契纳尔遗址,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填补了中亚考古的诸多空白。在普及文明知识的同时,中乌联合考古队也积极向公众传播着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方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央巡视后,59岁卸任的“老虎”,被揪出来了

据介绍,近年来,川渝两地人社部门围绕农民工就业、返乡创业、权益维护等重点工作进行服务协作,开展家政师资培训班、整理收纳师新职业培训、驻外劳务机构维权服务等合作。

6月25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与昨天持平

6月30日上午,深中通道通车仪式在有着“海上风筝”之称的西人工岛举行,这条历尽7年艰辛建设的超级工程正式宣布通车,将于当天下午3时通车试运营。

美媒称王毅将访美 中美新一波高层接触来了?

发展至今,宛马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其独特的吉“象”赛道。该赛道将锡山最精华的自然、人文与科创景观逐一呈现在广大跑友面前。在这条赛道上,跑友们既可以饱览映月湖公园、九里河湿地公园、吼山森林公园及宛山湖的生态科创之美,也能感受各类创新科技产业园、知名高校的科创力量。

男子被巨大神经纤维瘤压弯腰 切除后重达13斤

被困在山上的陈先生今年64岁,退休之后喜欢平时一人遛弯,经常会去一些以前从未去过的景点游览。本周一成功被带下山后,由于当时体力消耗巨大,没来得及当面跟救援人员当面道谢,本周五,陈先生约来救援人员当面感谢,同时也想还原当时被困的情况来为他人警示。

有态度、有实力、有贡献,中国优质产能惠及全球

竞争激烈的男子100米自由泳项目中,潘展乐以0.03秒的微弱差距惜败于意大利选手托马斯·切孔,获得银牌。潘展乐赛后接受采访时说:“这段时间的训练不是很系统,真正开始训练只有两周时间,所以说这次比赛的任何成绩都是意料之中,自己也是比较满意的。”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